冬日清晨,位于广德市桐汭街道景贤社区的老年食堂内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一份份色香味俱佳的餐食被分装在保温箱中,随后配送至桐汭街道的各个助餐点,11时许,辖区范围内的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气腾腾、营养均衡的午餐。
为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2022年以来,桐汭街道大力推进辖区老年助餐服务建设运营。截至目前,桐汭街道六个社区实现老年助餐服务全域覆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暖心饭。
既要省心也要省钱
中午11点,桐汭街道老年食堂内,打饭的队伍秩序井然。
“老人家,您小心,别着急,还有一会就到您了。”食堂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地服务着等待中的老人们。自2022年9月老年食堂开业以来,已经积累了不少“老顾客”。家住桐汭街道景贤社区82岁的王大爷就是其中一位。
与大多数老人一样,“早上烧一顿吃三顿,子女不来舍不得开荤。”王大爷说,“有了老年食堂后,可解决了大麻烦,几块钱一顿饭,有荤有素,关键政府监管,吃的也放心。”
老年食堂负责人刘经理介绍,街道和市民政局定期会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确保食堂安全隐患排查无死角。同时,食堂会综合考虑老年人口味和营养需求,定期更新食谱并公示,让老人吃得安心,也吃得开心。
“为让老年人吃得起、吃得好,我们通过企业让利、政府补贴、慈善捐助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状况的老年人分层分类给予就餐补贴,最多不超过6元,老人就能吃上一顿两荤两素一汤。截至目前,桐汭街道老年助餐服务办卡人数近1400人,日均助餐200余人次。”桐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丁希成说道。
既是食堂 也是学堂
午饭时间后的老年食堂,并没有冷清下来,反而传来了阵阵欢笑。
“麻将协会也在这里,热闹得很,政府选在这里改造养老服务中心,既方便了我们吃饭,又方便我们打打牌、看看书”,住在这附近的李大爷笑着说道。
据丁希成介绍,暖民心行动开展以来,街道投资百余万元,将闲置的三层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国有房产改建成集就餐、书画阅览、棋牌娱乐等多功能一体的养老服务中心,同时与老有所学行动结合,科学错时管理,场所按需切换,实现餐桌变课桌,食堂变学堂。桐汭街道老年食堂还获评2022年度宣城市十佳社区老年食堂。
“民之所向,政之所至,老百姓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做好什么服务。”丁希成说道。
既做公益也需收益
老年助餐服务运营初期,供需矛盾突出,收支难以平衡。“微利、公益是我们承办老年食堂的初心,这也决定了我们的菜品价格往往较低,再加上工作人员成本、客流小等因素,初期我们的运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刘经理说道。
老年助餐服务想要既推得开,也办得久,是痛点,也是难点。“街道会同市民政局对老年助餐运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探索‘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模式,拓宽资金渠道,鼓励运营方拓展服务群体和餐品种类,同时积极为其申报相关优惠政策,确保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目前,老年助餐服务已实现可持续发展”,丁希成说道。
小食堂,大民生。不论零下几度,老年食堂的炊烟总能托起民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