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桐汭街道:老年食堂有好“食”光

发布日期:2023-02-03 08:5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2311 字体:

 

2021年以来,安徽省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推出了10项暖民心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安徽广德市桐汭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对表、实化举措,有条不紊推进各项暖民心行动,有效回应了群众新期盼,把暖民心行动这项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家门口吃到新鲜健康的饭菜,吃过了还能和几个老伙伴聊聊天,不得不说,这样的政策真的是落到我们心坎上了。”家住桐汭街道天寿社区的陈福生高兴地说道。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社区独居老人王爱民。自从社区有了食堂,王爱民不用买菜做饭,这对年过七旬的他来说,省去了一件麻烦事,生活因此便利了不少。他激动地说:“老年食堂暖民心,像我们年纪大了,买菜做饭真的费力,现在几块钱就能解决吃饭问题,真的是太方便了。”

桐汭街道位于广德市老旧城区结合部,老年人口达到9000余人。老年助餐是十大暖民心行动之一,关系到老年人切身利益。2022年,桐汭街道将“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作为民生工程,多次开展专题研究、部署推动,拿出硬措施,尽心尽责把老年助餐好事办好办实。

桐汭街道天寿社区老年助餐点外景。
桐汭街道天寿社区老年助餐点外景。

桐汭街道加强前期基础工作调研,结合老年群体人口基础数据、主要集中活动空间分布情况,综合在各个社区开展布点建设。该街道创新自建中央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模式,建成集就餐服务、棋牌娱乐、日间照料等功能一体化的综合老年服务中心,并与各助餐点联动,实现所有助餐点和老年食堂一卡支付。

作为一项利民实事,桐汭街道合理确立老年食堂补贴标准,按照60-69、70-79、80-89年龄段分类补贴2、3、4元予以补贴。菜品方面,桐汭街道采购第三方服务,结合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特点,推出老年科学食谱,并对餐饮服务企业进行常态化监督,保障餐品安全、卫生、营养。为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桐汭街道还开展了老年助餐服务需求问询,摸清老年人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就餐需求,全面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建设,针对个别特殊状况老人,桐汭街道还进行助餐服务配送。目前,桐汭街道在辖区6个社区建设1个老年食堂、5个老年助餐点。所有老年食堂已经全部建成运营,累计提供助餐服务人数1000余人次。

“老有所学”成就“老有所乐”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近日,在桐汭街道景贤社区老年学校的老年声乐班上,优美的歌声不时地传出教室,歌声飘扬,激昂有力。老师边教边帮学员纠错,学员们一个个聚精会神,人人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以前上班忙碌惯了,退休后突然闲下来,反而一时难以适应,就想找点事情做。在老年学校开办的课程很丰富,我几乎天天都来。”居民杨宗英退休后走进老年学校,不仅找到了晚年生活的乐趣,还结交了很多新朋友。

景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课以来,老年学校秉承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学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方向,开发适其所需、授其所宜的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习领域,为老同志提供高质量、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切实满足不同年龄、文化、经历、兴趣爱好老同志的需要,成为老同志“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学习乐园。

桐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年课堂教学点。
桐汭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年课堂教学点。

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生活,推动老年事业的发展,桐汭街道创新工作举措、整合盘活资源,全面推进“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努力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此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桐汭街道按照“老有所学”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充分整合现有资源,依托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整合、改造、建设一批老年学校及教学点,服务本区域内老年人。同时,该街道还会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筹办各类文艺活动,切实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确保“老有所学”行动有特色、有成效。

目前,桐汭街道及辖区6个社区皆已完成挂牌。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该街道强化沟通协调,与辖区老年大学展开紧密通联,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此外,该街道还进一步挖掘优质师资,开设了包括舞蹈、太极拳、剪纸、健康、书法等在内的9门课程,累计吸收学员2270人。

“三公里”精准发力稳“饭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就业创业能力,桐汭街道扎实推进创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去年以来,该街道已成功举办三期共90人的创业培训班,每期7天培训时间,邀请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全程跟踪服务。街道与皖嫂家政、利民技校合作开办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叉车等技能培训班,组织辖区内约100余人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增强居民就业本领,帮助解决就业。

桐汭街道推深做实就业促进行动,明确目标、尽早谋划、分解任务、压实责任,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为着力解决社区“三公里”内困难群体就业不充分、市域范围内劳动用工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促进、市场调节的作用,为用工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更多暖心服务。去年以来,该街道积极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吸引参加人员500余人次,组织各社区入户宣传带领未就业人员参加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企业招聘会3次,全街道参会人数共计1000余人,截至2022年12月,该街道就业招工任务完成率155%。

桐汭街道万桂山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宣传栏。
桐汭街道万桂山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宣传栏。

在组织开展招聘会等稳就业措施基础上,桐汭街道还积极推行“互联网+就业”模式,推广“三公里就业圈”微信小程序,搭建企业与求职者信息资源输送双向对接平台。目前,桐汭街道正开展“三公里”就业圈试点工作,在“三公里”就业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经营实体348家,注册个人用户448人,开发岗位221个,职位898个,投递简历537份,除景贤社区外,其余社区被推荐为广德市市级充分就业社区,其中,万桂山社区更是被推荐为就业促进民生工程“三公里”就业圈省级备案小区。下一步桐汭街道将依托红色驿站平台启动全省首家零工市场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桐汭“工务园”品牌,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平台。

桐汭街道充分发挥大学生见习基地作用,目前共吸纳7名长期见习和11名短期大学生到街道上岗,组建2020-2022年高校未就业大学生交流群,及时将人社各板块信息分享群内,宣传人社政策。

快乐健身助力“乐享生活”

一大早,苏觉社区居民李洪德外出散步,他惊喜地发现,原本老旧不堪的村民健身广场重新进行了翻修。小区居民有的在玩单杠,有的在小跑,有的带着孩子在溜达……广场上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据悉,李洪德所在小区为老旧小区,健身广场因为过度使用、年久失修,导致地面破损严重,健身器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不仅产生了健身安全隐患,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健身群众的体验感。为了还老百姓一个舒适安全的健身环境,该社区花大力气,重新规划设计,对整个健身广场进行修复提升,不仅进行了地面平整,重新硬化,对破损健身器材进行替换维修,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巩固提升,增加了绿化面积。

这些是桐汭街道推动落实“快乐健身”暖民心行动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桐汭街道全面摸排辖区小区体育设施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设施水平,加快居住小区健身设施维修改造和配建进度,完成了一批居住小区健身设施的配建、一批居住小区健身设施维修改造。

“15分钟健身圈”正在形成,群众健身更加便捷。在此基础上,桐汭街道精心打造贴近群众、融入百姓生活、全民参与的赛事活动。从群众需求出发,开展主题丰富的赛事项目,引领广大居民常态化开展健身活动。去年以来,桐汭街道举办了成人舞蹈健身公益课、啦啦操健身等40项全民健身活动,有效营造了“快乐健身”的浓厚氛围。

暖民心,见行动。桐汭街道从细处染墨、在实处落笔,用饱含民生情怀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民生画卷。接下来,桐汭街道将继续紧紧围绕百姓实际需求,解决各类民生难题,着力在10项暖民心行动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  审:濮 阳 曦 旭
二  审:胡    文
三  审:童    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